首頁 智地小學堂109年 15 Nov 2020 地盤裡的黑金-記憶與沿革

15 Nov 2020 地盤裡的黑金-記憶與沿革

Huang Maru

平溪線上的煤記憶

 

平溪鐵道建於一九二一年,是主要運輸煤碳的產業鐵道,它如同穿越百年的時光 隧道,帶領我們一窺沿線的礦業聚落。清朝以前以務農為主的平溪,為何大量湧入礦 工來挖礦?礦業公司要怎麼經營?對地方的影響又為何?以前的礦業聚落有什麼有趣 的事情發生?這些都是深藏在平溪線煤礦聚落的奧秘。

 

天燈與貓村是近年平溪鐵道最受觀光客喜愛的遊程,但似乎越來越少人關心平溪 線所串連的歷史是臺灣重要的煤礦史。煤礦帶動能源革命促進產業革命,煤碳、煉鐵、 蒸汽機三項,啟動了人類近代文明快速的發展,由此可知蒸汽火車、機械動力、火力 發電…等劃時代的影響,皆是以煤礦作為起點。一八七七年臺灣第一條輕便鐵道即是 八斗子煤礦鐵道,其後,基隆連結新竹的鐵道,也必須倚靠煤礦資源,煤礦恰恰影響 了本地能源、產業與交通的近代化,從平溪鐵道沿線的煤礦聚落,正可以幫助我們走 讀煤礦產業文化,還可以從中發現城鄉發展與近代化的歷程。

 

|地盤裡的黑金 ,煤碳如何誕生?|

地表上的花草樹木隨著死亡腐化,沉積數億至數千萬年,在地底下 因為地盤壓力與地熱長期的相互作 用,成為棕黑色塊狀的泥炭「煤碳」。換句話說,這些植物千萬年來沉積在地盤下受到長期「成煤作用」,才讓地底蘊含了豐富的煤礦資源。

 

很多人會將煤碳與木炭搞混,他們同樣都是黑色的、多孔隙、質量輕,但是木炭其實是木材透過隔絕空氣在不完全燃燒下熱解的產物,木炭燃燒溫度不如煤碳高,也不像煤碳燃燒時會產生黑煙。簡而說之,煤碳是地球歷經千萬年下所產生,木炭則是人類悶燒木材製作而成。

 

 

                

                              圖一、煤炭層                                                                     圖二、瑞三煤炭一通坑

 

 

煤礦對產業革命有什麼影響|

煤礦最初被人類大量使用的時候,許多人很驚訝為何將黑色石塊丟入火車的鐵箱裡,就會冒 出黑煙並驅動著車輪往前跑了?原來這就是蒸汽火車啊!自十八世紀以來,人類為了驅使蒸汽機 推動產業革命,開始積極大量的開採煤礦,促進了科技文明快速發展,所以煤礦可說是驅動人類 近代文明的重要力量。煤礦成為啟動第一次能源革命的推力,讓產業動力從人力、獸力推展為機 械力,使得近代文明快速發展與進步。

 

臺灣的煤礦除了提供火力發電外,也是煉鐵、水泥業、磚瓦業、工業鍋爐等重要的石化燃料。 日本治理時期,許多礦業公司自日本引進技術與資金,挖掘煤礦並投入發電、蒸汽火車、鍋爐…等機械 設備,讓臺灣產業在當時快速近代化。日治時期的煤礦開採也讓臺灣的鐵路交通更為順暢,明治四十一年(西元一九〇八年)連結基隆與高雄的縱貫線通車後,更加速煤礦開採的發展。光復後的臺灣煤礦則成為自主能源重要的來源,在政府支持下臺灣的薄層煤層礦脈大規模開採提供國內使用外,甚至還外銷至其他國家,是當時 非常重要的能源。

 

 

   

               圖三、蒸氣火車                                    圖四、省主席李登輝視察瑞三煤炭乘坐礦車(周朝南提供)

 

 

|臺陽礦業顏家如何叱吒黃金與黑金|

出身基隆的顏家兄弟:顏雲年與顏國年以礦業發跡,明治三十二年(西元一八九九年)顏雲年設立 「金裕豐號」,承包日本藤田組在瑞芳小粗坑的開採金礦權並採收砂金。直至明治四十二年(西元一九〇九年)所經營礦區已達到九份金山的九成,並逐漸擴大投資領域,自金礦延伸至煤礦。

 

顏家將經營觸角伸至煤礦業開始於明治三十七年(西元一九〇四年),當時顏家擁有六十多處的礦區,占有臺灣煤田最主要的部份,而煤礦的經營重任則委託顏國年接掌。大正七年(西元一九一八年)與日本 藤田組合資成立「臺北炭礦株式會社」,並在礦區石底煤礦鋪設輕便鐵路,以利煤礦運輸與地 方產業的開發。隔年投資興建的平溪線開通後,煤礦依賴此私營的鐵路來運輸到基隆碼頭與 縱貫鐵道各地。其後由顏氏兄弟直接掌握煤礦與金礦事業,顏雲年過世後,顏國年正式接掌所有企業經營;戰後雖然臺陽炭礦株式會社因被政府判定為日產而接收,但顏家仍能以臺陽礦業公司為中心,續開 採煤礦與經營外,還擴展多達三十六家的關係企業

 

                                                     

 圖五、臺陽顏雲年                                                       圖六、下工後的礦工行列(朱健炫提供)

 

|瑞三李家如何在猴硐起家呼風喚雨|

大正五年(西元一九一六年)李建興進入「侯硐福興炭礦」擔任書記員,福興炭礦被「三井基隆炭 礦」所併後,李建興轉而成立公司,承包基隆炭礦會社的礦區。

 

昭和九年 (西元一九三四年)他選擇創辦「瑞三礦業」,承包三井財團於猴硐的礦場。瑞三礦業在開採煤礦的全 盛時期煤礦產量多達全臺七分之一,居冠全國。 李建興與其胞弟建炎、建添、建成、建川、建和都是當時的礦業界名人,雖然投入礦業的時候 較晚,但是李家卻急起直追與基隆顏家並稱,瑞芳李家名列「臺灣百大企業」第七十三。 瑞三的李建興專心事業,其弟建和則深入政壇,擔任臺灣省議會議員,兩人擔任許多礦業組織 的董事長和幹部,例如臺灣礦工醫院董事長、臺灣省煤礦礦工委員會委員、臺北縣紅十字會會長、 指南客運董事長、基隆客運董事長、第一產物保險董事長、大眾日報社長…等,兄弟之間在礦業界與 政治界皆有其地位。瑞三礦業在煤礦採礦的全盛時期,成為煤礦產量排名第一的礦業公司,從北海岸 到新北海山地區都有瑞三開發的身影,因此在礦業界有句佳話為「愛生意、找顏李」(顏雲年與李建興 家族),可見瑞三鑛業在產業界的影響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