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智地小學堂109年 01 Dec 2020 吉貝耍部落阿立母的保佑

01 Dec 2020 吉貝耍部落阿立母的保佑

Huang Maru
吉貝耍部落位在台南市東山區(西拉雅語:Kabuasua有木棉花之意),為臺灣平埔原住民西拉雅族,部落有著名的公廨。

研究/撰寫者:彭立勛、黃政略

|吉貝耍部落介紹 |

        吉貝耍部落位在台南市東山區(西拉雅語:Kabuasua有木棉花之意),為臺灣平埔原住民西拉雅族,部落有著名的公廨。

 

 在當地歷史文化學者考證,部落共有一座大公廨及五座小公廨,大公廨為部落居民共同的信仰中心,每年會在農曆初四舉辦夜祭,而五座小公廨分別為,東、東南、西南、中、北公廨,可解釋為各公廨管理者及家族居民的「家族的祖靈屋」,是早期聚落的防衛系統。

 

且各家族公廨的祖靈也都保有西拉雅族名,而吉貝耍的祖靈名稱,常被外界簡化為「阿立祖」,但其實是族人所說的「阿立母」才正確(臺灣原住民資訊網,2015)。

吉貝耍部落大公廨(圖片來源:本研究拍攝)


|吉貝耍文化與工藝傳承|

 吉貝耍當地的部落小學堂及臺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等民間團體,積極為傳統文化做傳承,在吉貝耍國小推廣教育西拉雅語,也邀請萬淑娟和她菲律賓籍夫婿萬益嘉,近年致力於復育西拉雅語,蒐集了三千多個詞彙,編成教材在國小推廣(臺灣讀報教育指南,2020)。

 

而且讓也會小朋友在夜祭當晚跳「牽曲」戲劇表演,讓孩童從小培養民族意識,是傳承西拉雅族重要的課程;而工藝方面,也讓西拉雅族的傳統服飾的「十字繡」,以及傳統編織部代的「苧麻」,在應用上做些創新,藉由傳統工藝融入現代商品,例如:十字繡磁鐵、香包、吊飾及手環等,讓部落工藝特色有所保存,並建立吉貝耍部落文創商品及品牌,在商品中表現獨特吉貝耍族群圖騰元素及工藝。

 

此外,也利用當地農民無毒栽種的米,向祖靈阿立母請求祝福,並將米命名為「澤蘭米」(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2014),澤蘭是西拉雅族祭祀祖靈的必備植物,也象徵祖靈的保佑,讓大家吃得安心健康,也將澤蘭米做成爆米香,讓遊客體驗爆米過程。

 

因此,透過文化傳承、工藝創新及美食體驗,將以上規劃成部落小旅行,有助於吉貝耍部落文化及特色推廣之效益。

 

 

吉貝耍國小戲劇表演(左圖)與捻繩工藝體驗(右圖)(圖片來源:本研究拍攝)

|吉貝耍部落夜祭|

  吉貝耍部落夜祭,屬於西拉雅族「蕭壠社」文化傳統的傳承,會在每年農曆九月初五舉辦「阿立母的聖誕千秋日」,相傳是祖先平安登陸臺灣的紀念日,已經成為吉貝耍部落一年一度的盛事。

 

 祭典活動主要以「夜祭」及「孝海」儀式,夜祭主要祭拜此地的神明「尪公尪」,而「阿立母」與臺灣原住民祖靈信仰有關,則「孝海」是吉貝耍獨特發展出來遙祭慰祖靈及追懷蕭龍老家的祭典(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2020)。

 

│ 吉貝耍夜祭儀式流程│ 

儀式

說明

獻豬

豬是夜祭活動中重要的祭品,昔日「獻豬」,都是現宰後祭拜阿立母,今日則為買或者租用宰殺完的豬隻,擺放於特製的竹架上,前放置有供品。

 

請神降臨,獻豬飼酒

尪姨唸誦祝禱詞,請阿立祖、阿立母與太上老君降臨現場,尪姨向豬的嘴巴灌入3次米酒。

 

謝願還願,過火清靜

尪姨會詢問獻豬還願者,為何還願,然後像阿立母報告。爾後點燃稻草桿拍打豬隻驅邪,貢獻豬隻給阿立母。

 

行覆布禮

在豬隻身上蓋上大白布,一則是告訴其他鬼魂,這是獻給阿立母的祭品,二則防止蚊蠅污染豬隻。

 

敬酒祭拜

主持祭儀之人跪拜於豬隻前,依序將米酒到入酒甕中、供杯中,向祖靈敬酒。15分鐘進行一次「敬酒祭拜」儀式,連續五次。

 

牽曲祝賀

主持祭儀之人結束5次「敬酒祭拜」後,牽曲儀式開始。

 

擲茭請示

尪姨於第5次敬酒祭拜後,會以檳榔剖半當「筶」,請示阿立母是否滿意今日的祭典是否滿意,豬隻是否可以點收了。若是「聖杯」即可進行後面的儀式。

 

翻豬點收

尪姨以刀背敲打豬頭,掀開大白布,群眾並將豬體翻身,以刀身在豬隻各部位比劃後,代表點收完畢。按吉貝耍祭典儀式規定,不管豬隻是自行宰殺或者租用購買等,豬頭一定要留下來,隔天還要還「願尾」,如此才算是完整的「還願」。

 

(資料來源: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參考資料】

台灣平埔族群聚落活力發展資訊網(2016)。聚落介紹六重溪部落。2019/12/27取自https://pingpu.atipd.tw/archives/541

石慧瑩(2009)。平埔族公廨。2019/12/25取自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11900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2014)。吉貝耍「澤蘭米」上市。取自交通部光觀局行政資訊網。https://admin.taiwan.net.tw/siraya-nsa/ActivitiesDetailC041100.aspx?Cond=a73e954a-1a6a-429e-86b3-ad37d4fcd104

林冠宇(2019)。吉貝耍部落之文創行銷及重遊設計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胡家瑜(2014)。衣飾展現的刺繡工藝和視覺符碼,取自針線下的繽紛-大武壠平埔衣飾與刺繡典藏圖錄。

原住民委員會資訊網(2019)。平埔族群。2019/12/23取自https://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A9E092C6104ACAD5

黃政略(2019)。探討吉貝耍部落的傳統與當代工藝創新,2019創意生活設計系:跨域整合國際研討會暨永續性產品與產業管理研討會論文發表。

黃政略(2020)探討部落文化之體驗設計及工藝創新〔未發表之碩/博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研究所。

潘英海、林清財(1999)。夜祭祭典儀式,2019/12/26取自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