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際連結 2022臺日木工藝線上交流座談會

2022臺日木工藝線上交流座談會

Huang Maru

   

本中心於民國111年7月21日邀請日本福島縣三島町、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及桃園市立大溪生態博物館的專家老師們,分享日本桐木的栽培、臺灣國產材帶入生活和大溪木工藝保存及發展策略的知識及案例分享,讓臺日雙方透過此交流座談會互相認識與學習。

首先,由三島町產業建設課的專門技術員矢澤先生分享桐木的栽培與管理,一棵品質良好且可做使用的桐木,需要40至70年之久,有的甚至需要100年才能做使用,且於種植、栽培是很費時費工。種出幼苗有兩種方式為分苗法與分根法,在長出幼苗後,會選擇長得好的幼苗留下,其餘全部都會去除,於栽培時會在幼苗上塗上殺菌劑,且在夏天時需要做防蟲、抓蟲、除草的工作,避免桐木遭到害蟲的侵襲。有好的家具製成,必須要有好的原料、好的木材,因此需要由材料的培養開始。

  

在日本傳統文化中,桐木製成的衣櫥是新娘出嫁時的嫁妝,但現今已較少有這樣的使用。三島町公所也介紹了許多由桐木製成的家具,如全手工楯接椅子、以抽屜方式設計的茶葉盒、與編織異材質結合的茶墊等,將品質優良的桐木,製成高品質的家具及生活用品。

第二場,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木工坊的許宸豪設計師分享國產材的發展與自身將國產材帶入日常生活中的案例。80年代,國產材的需求量大幅下降,大家都砍伐較為珍貴的木材及最有價值的部分,於1991年政府禁止砍伐後臺灣開始仰賴進口木材,直到2017年「國產材元年」,重新將產業回到市場鼓勵設計公司多加使用國產材,林務局也架設網站系統,將每棵砍伐下的樹木給予一個身分證,在網站上購買者可查看木材及數量進行選購。

現今,多數民眾還是認為砍伐樹木是件壞事,目前砍伐的樹木多為人工造林樹木,且砍伐是為了森林更有效的循環。

將國產材-香杉帶入生活中的案例是位於台北市的鬧咖啡,空間改造將原有櫃子移除並增加座位區,上圖中的黃色木頭為香杉,利用於空間中會釋放出淡淡的香氣,書架的運用也使用了香杉,並於書架上擺設「國產材」的資訊,讓民眾知道可到哪裡查詢國產材的資訊,進而對木材材質產生好奇,也讓民眾知道國產材也可以使用於生活中和商業空間。

最後,由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的陳倩慧館長分享大溪木工藝的保存及發展,木博館以博物館方法將自然景觀、有形文化資產、無形文化資產、木藝文化等保存下來,也花了7年時間修繕大溪20個歷史建築,包括日治時期建造的公會堂、警察宿舍等,將這些歷史建築透過歷史廊道環境串聯並改造。

目前大溪木博館遇到的最大問題為人才不足無法傳承,因此木博館定位了6個「木」主題的館舍,將大溪木藝師的發展、木家具展示、與生活食衣住行結合的用品、國際交流結合漆工藝等在館舍中呈現,也開設木知識學習與體驗課程,與學校合作將木藝帶入課程中,讓學生從小接觸木藝,對木藝產生興趣並於未來持續投入木工藝。

推薦閱讀

Copyright © 2024 智能地域設計服務研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