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栩茵 撰
◎黃世輝指導
如〈台灣南部廟會的陣頭:從素蘭陣談起〉文中所述:台灣陣頭依照形式可區分為:宗教儀式、歌舞小戲、音樂演奏、雜技表演等類型。以功能來區分,則主要有宗教儀式性質、與歡樂熱鬧性質兩類 。1在村庄,人們則是習慣以文陣、武陣來作為區分。武陣,如宋江陣、金獅陣、八家將等;文陣則為協助儀式或輕鬆、趣味性的熱鬧陣。
臺灣早期的農業社會,庄頭陣的形成有其重要的意義,因為要維持庄頭陣有幾個重要元素:人口、經濟力、宗教信仰、以及社區認同。其中人口與經濟力二要素,是一個村庄能否組織大型武陣的重要成因;如果受限於村庄的人口數,常以文陣的方式組陣,像音樂性陣頭如,南管、北管、太平歌等。歌舞小戲如,陳三五娘、牛犁歌、布馬陣、跳鼓陣等。大多數的文、武陣頭,是清代時期自閩南地區隨著移民遷徙而傳來台灣,少數是台灣新創,且大多是文陣,如歌舞、雜技類(謝國興,2007)。
一般來說,庄頭陣的成員以在地居民為主,且出陣大多有特定時候,演出不支酬薪,是屬於志願性,為當地廟宇服務為主,其動機有的是出於感謝神靈、有的是為了還願,也有是為了祈願…等。而另一方面,職業陣人員則多數是為金錢、討生活而參與演出,但亦有具文化傳承使命的演團。
庄頭陣對在地居民的意涵,等同於是對於地方認同的象徵。早期村庄常有由當地居民所組成的曲館或武館,居民透過組織整合,聯繫庄民之間互動往來,甚至跟其他地區的社團產生聯盟、或是競爭的關係。庄頭陣在早期社會,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是兼具信仰、藝術與娛樂的功能 。2
陣頭雖為宗教儀式下所形成的演出團體,其緣起卻是早期農業社會的生活型態,與居民認同在地意識的結合。廟會的庄頭陣不僅是組織在地居民,建立信仰與生活核心的要素,也具地方祭典文化在地獨特性的表現,更是透過人力、經濟與社區認同,形成在地文化的重要意涵,是地方居民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與社會價值觀的展現。
圖1:聯美雅和軒北管(照片提供:聯美保延宮)
圖2:連芳烏紅帽唱班(照片提供:王淑宜)
圖3:聯美獻花團(照片提供:聯美保延宮)
註腳:
- 謝國興,2007,〈台灣南部廟會的陣頭:從素蘭陣談起〉,中央研究院週報第1114期。
- 林宸儀,2017,《茄萣地區陣頭的文化涵構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未出版學位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