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智地小學堂109年 01 Dec 2020 煤礦新風貌-轉譯及傳承

01 Dec 2020 煤礦新風貌-轉譯及傳承

Huang Maru
煤礦聚落裡的故事是小說與電影的好主題

|煤礦聚落裡的故事是小說與電影的好主題|

臺灣的礦業文學主要有《多桑》、《礦工的女兒》、《礦工的兒子》,礦業的小說原稿、電影膠捲、編劇手稿與相關文件,都是具有煤礦藝術與文學價值的記憶遺產,為必須妥善保存並加以推廣的礦業文學文化內涵。


1.  吳念真 ─《多桑》

《多桑》電影訴說著礦工飄渺的命運,以礦工子弟視角看待

父親「多桑」,從中探討人、家庭與礦坑的關係,如同作者所述:「1礦坑像一隻怪獸,它好像把多桑和其他叔叔伯伯都吞進去了。 如果我不去,怪獸就不會把他們吐出來還給我。」可見在礦場工作壓力極大,所以他們會在下班之後多去飲酒作樂甚至是以賭博來快速紓壓。這部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寫實地呈現礦工之子吳念真對父親的礦業記憶,以及礦業聚落的社會環境與礦工日常。


2.  劉興民 ─《礦工的女兒》

劉興民在《礦工的女兒》呈現礦坑內的辛勞:「坑內常常能容許一個人平躺或側躺、或曲或彎,各種你想不到的姿態,像蟲一樣在地底鑽,身體窩的好難過,溫度更是別提了,平均都有三、 四十度,工作又粗重,又不通風。」另外也敘述礦災的情況,包含事件發生的早晨、原因、到後來的搜救、善後等過程, 似乎能帶領讀者進入礦坑時光隧道中。


3. 蔡合城 ─《礦工的兒子》

《 礦工的兒子 》主要談到礦場裡「工頭」與「礦場的職員」支配權,以及大部分礦工受到不平等對待的現實。文中主角的父親甚至被福利社老闆打傷而無法工作,母代父職前往礦場推運裝著煤渣的礦車賺取微薄薪水,也讓年僅十三歲主角必須下坑工作貼補家用。文中詳實紀錄了入坑裝備、坑內氣味、惡劣環境狀況,並從中觀察其他礦工的採煤礦的技巧,以及深刻感受到作者對於礦災的悲痛,以及礦工夥伴奮力入坑搶救的大愛精神。


|煤礦也是藝術家寫生的好主題|

礦工藝術家倪蔣懷、洪瑞麟、蔣瑞坑、林大洋等,為喜愛從礦場找尋主題來刻畫礦業地景與礦工辛勞;這些畫家極重視礦工權益,其中洪瑞麟常會拍賣自己的畫作作為受傷礦工或罹難礦工家屬救命錢,所以他們的礦業藝術作品,深刻地呈現出人本精神的情操。


1.  洪瑞麟

為在石川欽一郎的繪畫訓練後,赴東京川端畫學校、本鄉繪畫研究所學習,之後進入帝國美術學校西畫本科。畢業後本有意前往歐洲繼續求學,但家業重擔必須讓他放下畫筆去工作,此時倪蔣懷經營的瑞芳煤礦邀請洪瑞麟加入,於是就開始了採礦與藝術創作的斜槓生涯,直到民國六十一年 ( 西元一九七二年 ) 才以礦長職位退休。洪瑞麟進入瑞芳煤礦擔任管理員之後,勤於入坑與礦工相處,使畫作真實深刻地畫出礦工挖煤勞動的影像。


2.  倪蔣懷

明治四十二年 ( 西元一九〇九年 ) 順利考取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同樣師承石川欽一郎,讓他有意朝向畫家之路。倪蔣懷以寫生的方式描繪臺灣土地, 畢業後就任於暖暖公學校擔任訓導,其後與基隆顏家 礦業名人顏火炎的女兒顏對結婚,正式進入煤礦界經商。他大力支持臺灣剛萌芽的新美術運動,大正十三 年 ( 西元一九二四年 ) 倪蔣懷與陳澄波、藍蔭鼎、陳植棋、陳英聲、陳承藩、陳銀用等畫友一同成立「 七星畫壇 」、「臺灣水彩畫會」,之後倪蔣懷更為了培育臺灣的美術人才,又成立「1臺灣繪畫研究所 」,可說是煤礦產業內支持臺灣近代美術發展的重要典範。


|日本的煤礦文化如何保存?|

日本自明治維新時期推動產業革命,因此各地開始積極挖掘煤礦資源,目前仍有保存許多煤礦遺跡與煤礦 博物館,例如:田川石炭歷史博物館、大牟田石炭產業科學館、夕張、常盤、釧路等地。與臺灣有多年煤礦文化交流的田川市至今還保存有豐富的煤礦遺跡,足以作為明治維新時期的煤礦能源革命的見證。「 山本作兵衛文物 」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成為世界記憶名錄,是世界上重要的煤礦檔案文獻遺產,每年都會來臺灣展覽與交流。

 

田川市每年十一月盛大舉辦的「 炭坑節 」,集結上萬民眾前來體驗這百年的煤礦祭典;平時會定期針對山本作兵進行調查研究工作,包括口述歷史紀錄、學者研究會、市民讀書會。在推廣教育上,舉辦在地學校的煤礦文化種子教師培訓,由館員前往學校授課教導煤礦文史;夏令營則是夜間開放孩童頭戴頭燈在館內參訪,體驗坑道內的礦工生活。特別時節的煤礦教育活動,則有春節煤礦聚落民俗文化體驗,平時則經常舉辦煤礦文史導覽,以及開放親子體驗 — 燃燒煤炭烹煮食物。

 

|我們應該如何保存煤礦文化?|

平溪與瑞芳地區自日治時期開始,煤礦開採時聚集大量礦工形成許多礦業聚落,但煤礦枯竭後關閉礦場讓礦業聚落逐漸衰退。

 

礦場關閉礦工失業,人走了留下空房廢墟,所以我們面對後礦業時期的廢墟化的礦場,回歸到非煤礦經濟的社會,必須思考煤礦遺產該如何保存。平溪線的煤礦聚落進入後工業時代後,於九〇年代逐漸發展為熱門的國際觀光景點,煤礦遺址與鐵道成為國內外觀光客遊覽行程,但是近年來平溪、瑞芳地區因為天燈與貓的元素,每年吸引了近七百萬觀光客,我們必須思考這樣的觀光行為是否符合文化的真實性 ?

 

台灣北部還留存許多煤礦遺址與礦村聚落,甚至是煤礦博物館,例如完整保存採煤生產線的「 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 」、礦工主導的「 煤鄉礦工文史館 」、石底大斜坑旁的「 菁桐礦業生活館 」皆是平溪鐵道沿線的煤礦博物館。其中,新平溪煤礦位於新北市平溪區十分寮,新平溪煤礦老董事長龔詠滄為保存煤礦文化資產而積極保留開採權,並且在二〇〇一年起籌劃煤礦博物館。新平溪園區內完整保存新平溪煤礦的遺址遺構、檔案文獻與機具設備,規劃成一座具煤礦產業系統與採礦敘事性的煤礦遺址園區,是一處從煤炭的形成、分佈、開採到運送等過程皆保存完備的煤礦產業體驗設施。新平溪園區長年與日本田川等地的煤礦博物館交流,是台日煤礦文化交流的平台。近年來更結合地方創生的思維,期待青年能返鄉回平溪區,因而逐步規劃選洗煤場作為展演與文化市集的平台,將成為平溪線重要的文化體驗與觀光客駐留的場域。

 

位處菁桐車站旁的菁桐礦業生活館,原為閒置的臺鐵宿舍,後來經活用作為以礦業歷史與社區文化為主題的館舍。平溪遊客從市定古蹟的菁桐車站下車後,除了可欣賞建造於一九二九年的木造站房,更可以從菁桐礦業生活館探索平溪線與菁桐礦區之間的歷史文化。關於煤礦文化的保存,對礦業有興趣的工作者們也會不定期舉辦在平溪、菁桐、十分國小的藝術展覽。另外還有猴硐的礦工文史館,由退休礦工們親手創建與積極的導覽來傳承煤礦記憶。未來我們可藉由煤礦遺址、 煤礦博物館與退休礦業人員的引導,讓社會大眾可從煤礦文化之中,不僅認識臺灣近代化的歷史或礦村獨特的文化日常,還可從過去的礦業社會學習吃苦耐勞、勇於冒險、互助的精神,讓當代與後世可從煤礦歷史的對話中獲得勇氣、創意與善良,並藉此提升自我與社會的良善發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