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撰寫者:王淑宜、張竹君
|烏紅帽從何來呢?|
林子里連芳社區的烏紅帽唱班,烏紅帽指的是竹編的帽子,因形式獨特且少見,成為唱班中明確的指標。烏紅帽唱班最初的服飾、配件都是香客自發性贈送,難以考究其中的發源地,藉此,只能以外觀形式上追尋其中來源。
|明代的直簷大帽|
依開臺尊王意旨鄭成功,便推測最早的來源可能為明朝時期,翻閱明代王折、王思義父子撰寫的《三才圖繪》,可發現烏紅帽的形貌近似於明代的大帽。而明代的大帽源自於蒙古的直簷大帽,經演變過後,帽體變高,帽簷收窄,作為明朝皇帝和官員等社會上層配戴。最初設計的目的是為了遮陽。
而直簷大帽與現今烏紅帽相比,使用的材質前者為布,後者為竹編;前者過於正式,後者相較輕便;前者帽簷寬大,後者卻狹小且有捲曲造型,可在使用上也相差甚遠。
|纏棕帽的發現|
在《三才圖繪》的調查過程中發現明代具有一種藤編織的纏棕帽,分量輕,適宜輕格鬥。
在《三才圖繪》說明“纏棕帽,以藤織成,如冑,亦武士服也。” 纏棕帽是明代部分官員所配戴的帽子,為武士配套的頭盔,只是沒有採用金屬製造。鐵、青銅頭盔,分量重,適用於重裝鐵甲軍。
而在歷史書中有提到纏棕帽的出現,如《閱世禮》為葉夢珠撰寫的筆記,記載了明末清初的社會經濟,其中:
《閱世禮》卷八冠服:「其上台門下,則有中軍巡捕官,冠棕結草帽如笠而高,服大紅鬥牛錦繡以壯觀。」
提到是使用棕櫚科植物編織而成的草帽。
在《雲間據目抄》紀錄了明代江南城市生活的反映,而於第二卷紀錄風俗文化中,有提到騌帽。
《雲間據目抄》卷二:「今又有馬尾羅巾,高淳羅巾。而馬尾羅者,與騌巾亂真矣。童生用方包巾。自陳繼儒出,用兩飄帶束頂,近年並去之,用吳門直羅頭法,而儇兒更覺雅俏。瓦楞騌帽,在嘉靖初年,惟生員始戴。至二十年外,則富民用之,然亦僅見一二,價甚騰貴,皆尚羅帽紵絲帽。故人稱絲羅,必曰帽緞。更有頭髮織成板,而做六板帽,甚大。行不三四年而止。萬曆以來,不論貧富,皆用騌,價亦甚賤,有四五錢七八錢者。又有朗素密結等名。而安慶人長於修結者,紛紛投入吾松矣。」
在嘉靖初期,瓦楞帽是於明代庶民常配戴的一種帽子,因帽子的曲線如屋頂上使用的磚瓦,因此稱為瓦楞帽。而在明代中期,只有科舉生會帶有馬鬢、棕編織而成的瓦楞帽。至明神宗即位,此帽子價錢低廉,已成為貧富之間都通用的一種冠帽形式。而這裡的騌帽,意旨使用馬冠上的鬢、棕或藤所編織而成的帽子。所謂“朗素”、“密結”者,是指編織方法的疏密。
這幾個文獻敘述上,帽子的形式與使用棕或藤的材料雷同,大體可推測同是形容纏棕帽,只是在名稱上個時期並沒有達到統一。
|現今烏紅帽的帽型|
現今烏紅帽唱班所使用的是以六角孔編編織而成的帽型。
六角孔編結構上亦能乘載重量,利於重物搬運。因此,廣泛用於於傳統器物上。如:竹簍、竹籠。
在編織上,可單片或多片編組,亦變化不同寬窄、不同顏色的篾片編作,可變化出優美的紋樣。其中還具漆工藝,展現紅、黑色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