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乾隆初年泉州人楊仲熹招集漢人開店行商,建立街基,乾隆十七年街成, 逐漸興隆,乾隆二十六年(A.D.1761)斗六門設巡檢,從此斗六成為雲林地區 地方行政中心。
圖一、斗六市徽雕塑
倪贊元《雲林縣採訪冊》番俗
圖二、倪贊元雲林縣採訪冊書籍
《雲林縣采訪冊》〈斗六堡.飲食〉,記載清光緒年間斗六堡的飲食習慣: 魚肉、蔬菜,視家有無。村莊飯、粥多調合地瓜,且食鹽、醬、瓜、笋 等物,最為儉約。若遇村中演劇酬神,則不論生熟賓客爭留到家,備酒相敬 ,陳設豐隆,意極款洽。
由文中可見清朝末期,斗六村莊百姓飲食十分清寒節儉,魚肉、蔬菜,要 看家裡的經濟狀況而定。村莊吃飯、粥大多調合地瓜食用,而且食用鹽、醬、 瓜、笋等物。假如到了演戲酬神的節日,不論生熟賓客爭相迎接到家,準備酒 菜以禮相待,十分殷勤,必定誠心誠意款待客人。因此可見斗六人的特性是逢 年過節或演戲酬神的日子裡,特別重視睦鄰而好客的習俗。
圖三、倪贊元《雲林縣採訪冊》番俗參照圖
龍門書院介紹
斗六清末有龍門書院;龍門書院建於乾隆十八年,位於斗六門堡北方受天 宮廟內,建地一分二釐九毫七絲,分兩進南向,前進奉祀朱子文公、梓潼帝 君、關聖帝君,後進奉祀制字倉頡先聖,書院擁有學田十甲五分六厘,全是地 方士紳捐獻。帶動斗六附近地方讀書尚禮的風氣,因此當時斗六門書香風氣鼎 盛,文風薈萃,私塾普及到斗六、林內、古坑等地。自乾隆二十五年至光緒二 十年產生不少文科功名,例如林內鄭天球、斗六張覲光、吳兆亨、黃紹謨等三 十幾名。
圖四、斗六受天宮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