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智地小學堂111年 01 Feb 2023 雲林溪掀蓋新願景:街頭訪談實錄 2-2

01 Feb 2023 雲林溪掀蓋新願景:街頭訪談實錄 2-2

Huang Maru

◎高嘉鴻 撰     ◎陳芳如老師 指導

 

告別來運動的兩位大姐後,我們遇到住在斗六多年的九十歲阿嬤,阿嬤對於雲林溪的掀蓋工程抱持與前者不一樣的想法,因為經歷過五十年前溪水很乾淨的時期,她覺得加蓋的時候反而比較好,加蓋時期,腳踏車可以在上面騎、還有小孩也可以在水泥地玩耍跑跳,現在掀蓋之後只能在四周圍走。晚上走在溪邊也比較不好,阿嬤也認為現在有下雨溪水才比較會流動,不然一般時候都臭得要命,不像五十年前還沒蓋水泥停車場的時候,衣褲都還可以拿下去溪邊洗。

圖6 住在雲林溪附近的九十多歲阿嬤

 

最後,我們在回程的路上訪問到一位移居斗六約十六年的先生,他目前住在官邸兒童館附近,來到斗六前對於雲林溪的印象是被水泥加蓋,只能在水泥地上面散步,環境不如現在舒適,他形容掀蓋後如徐志摩筆下的康橋,在這邊散步很愉快,每天習慣於河岸跑五公里,他也認為國外的大都市都會河川流經,與周邊居民的生活緊密相連,猶如城市的靈魂意象,例如:清溪川之於首爾市、源兵衛川之於三島市,一座城市有一河流經過,帶給人們一個兼具生態景觀、文化涵養與藝術美感的生活環境,而沿岸也連結在地的人文歷史、常民記憶,形成一條重要的文化資產廊道。

圖7 住在官邸兒童館附近的先生

 

藉由街訪沿岸居民,觀察到許多長輩對於雲林溪舊時多有戲水、捉魚蝦的記憶,相較於現今掀蓋後更為親近溪水;另外,居民對於掀蓋的觀感持正反兩面意見,多數人更喜歡掀蓋後的雲林溪,因整體環境相較過往更加優美,且空間更加廣闊,但也較不了解雲林溪整治的歷史背景和故事。掀蓋後的雲林溪不只改變環境樣貌,也正經歷一場變革,串連斗六的舊縣治區成為嶄新的生活圈,水岸兩側的綠廊形成文化故事漫步區,中游段串接行啟記念館、雲中街、太平老街,逐漸成為一個水岸公園景觀軸帶,我們藉由街訪-了解在地居民對於雲林溪的看法,並透過常民的口述歷史、想法激盪作為後續重塑記憶的基礎,期望讓雲林溪的新城市意象成為世代交替的共同記憶,形塑屬於當代的人文記憶圖像,也期望雲林溪成為舒適美觀的水岸之都。

推薦閱讀

Copyright © 2024 智能地域設計服務研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