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智地小學堂110年 29 Dec 2021 【樟湖社區】一度失傳的技藝—藍染

29 Dec 2021 【樟湖社區】一度失傳的技藝—藍染

Huang Maru
17 OCT 2021樟湖社區資源調查與社區設計參訪活動,展示藍染手作成果

◎林羿嫻 撰
◎彭立勛指導

 

一、藍染的歷史
「藍」為染「青」之草,「青」是藍草製靛染色布帛之色彩名稱。此外《詩經.小雅.采綠》提到「終朝採藍.不盈一襜」,也是表示「藍」為染色之草。中國自古以來使用最普遍的染料就是「藍靛」。

經由藍草的栽種製取成為藍靛;從商周到秦漢,染藍的技術已相當成熟,尤其從漢代到清末,藍靛的生產、使用一直是民間產業需求量最大的料。

明代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對藍草的種類、製靛與染色做了全面性的闡釋,書中指出:「凡靛入缸,必用稻灰水先和,每日手執竹棍攪動,不可計數。其最佳者曰標缸。」中國歷代官方設有織染機構與訂定服色制度。唐代織染署有包括「青色」六種染作坊染絲織布,同時已產生著名的「唐三纈」-夾纈、絞纈、蠟纈等染色工藝;宋元開始有灰纈的藍染工藝(藍印花布),明代亦有「藍靛所」的專責機構。          

清代植物染色技術發達,傳統服色 名稱如天青、湖青、紺青色譜,以及縹、黛、紺、緇等是青一色藍染色的色系。

圖1:藍染的色階(資料來源:網路搜尋)

 

二、藍染在台發展的歷程
台灣藍染技術應用與產業發展,源自17世紀時代荷蘭佔領台灣時曾引進木藍栽植之記錄,至明鄭時期移民屯墾政策下,引進木藍及山藍兩種藍草植物種植於台灣土地,後來藍草種植也成為台灣重要經濟作物之一,藍草植物製成藍靛出口貿易也蘊含在客家文化之中,於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期,台灣藍靛出口貿易達到最興盛時期,不僅出口中國,甚至還外銷到歐洲,根據當時淡水海關的貿易量紀錄,1880年最高峰期曾高達21,000擔(1擔=60公斤),顯示藍靛帶來當時的榮景,然而化石原油的應用與工業科技進步,合成染料憑著大量生產與價格較低之優勢漸取代傳統藍染產業。

天然染料主要皆取自天然植物、動物與礦物,直到1856年英國化學家發明第一個合成染料,以及1883年德國化學家發展出合成藍靛的方法,並因而於1905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顯示改變人類發展的重要歷程,人類紡織也轉為合成染料應用的時代。由於合成染料具有可大量生產之優勢,因而染料價格下降,且合成染料具有顏色多元之特性,使得天然藍靛的需求漸漸受到影響而減少。當時台灣社會工業落後,無法跟隨科技進步,因此藍染產業逐漸沒落,取而代之是台灣高經濟作物茶葉種植,農民紛紛改種生長條件與山藍相似之茶葉經濟作物。

台灣藍染產業近60餘年,商業機會日漸減少,藍染產業在客家文化之過去榮景與工藝技術因而沒落。但1992年開始,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開始投入藍靛技術重建,從藍草種植復育、製藍及建藍技術,以及各種藍染工藝技術發展,逐步復興整個藍染產業,包括出版藍染技術相關書籍,開辦藍染研習會,以利藍染工藝人才的養成(馬芬妹,2007)。
 

 

圖2:客家藍染在台灣之興起與沒落(資料來源:106年以永續性觀點探討客家藍染技術在產業成果報告書)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