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千葉大學植田憲教授
植田憲教授介紹了千葉大學設計學科的發展歷程,以“cross-fertilization” 為辦學理念,以“豐富人類生活” 的科學學科,貫徹執行設計教育與研究。植田憲教授所屬的設計文化計劃研究室,引入文化人類學的研究方法為探尋文化遺產保護與活用作出了貢獻。
介紹千葉大學設計學科的發展歷程,提出千葉大學設計學科自1921 年創立以來,打破設計只停留在表層造型問題的認知,定義設計為一門“豐富人類生活” 的科學學科,並以此為方針貫徹執行設計教育與研究。千葉大學以“cross-fertilization” 為辦學理念,設計學科融合了文化人類學,材料化學,人機工學等多領域學科,為如今的日本工業設計領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設計文化計劃研究室引入文化人類學的研究方法,立足於 “走進生活,從現場中學習” 這一重要研究理念,聚焦當今瀕臨消失與隱形的文化遺產,結合科技數碼造型技術,探尋文化遺產保護與活用的方法,為地域振興作出貢獻。實地進入社區,與村長、當地居民、耆老共同挖掘社區還未發現或具有潛力發展的機會點,為社區摸索思考未來的發展模式及經營商機等提案項目,並透過國際交流的方式,拓展視野,囊集設計、電子與資訊工程、社區營造等多方面專家、研究員,協助社區透過設計思考的力量,整合城鄉社區、AI應用,以建構自主的永續經營模式。
▲植田憲教授訪談照片
拜訪千葉大學鈴木雅之副教授
鈴木雅之教授在千葉大學投入地方創生協作已有多年,在台日關係中扮演友好的交流角色,分享在日本地方創生投入的經驗,此次訪談詢問鈴木雅之教授幾個問題:1.有關日本在協助當地進行社區輔導2.大學怎麼樣成為地方智庫的角色?
(1)鈴木雅之教授回覆:
是一群具有共同理念聚集在一起想為社區貢獻、願意做事的人,大家願意聚集在一起,不論是家庭主婦在空檔時間來協助照護高齡者、孩童,地方社區也有利用閒置空間來振興購物區,但大部分來參與活動的人都是固定的參與者,較少有新的居民或其他人來參加。
(2)主要在做的事:
振興農村、社區(千葉)當地經濟,創造穩定就業機會,創造新的人口流入農村及社區,預防人口外流。以大學教師與居民共同努力為目標,共同振興千葉,創造一個有吸引力和宜居的新城鎮,成立於2003年8月,有7個人的樣子,3個全職、4個兼職,業務規模為3000萬日圓/1年。三個在居民端的關鍵人物為:裝修業退休的居民與聯合送貨的店家、帶來安全確認想法的居民。
六個活動支柱,老屋翻新、修繕、DIY、閒置空間利用、社區交流中心、購物中心、放學後兒童生活支援、一站式服務(為各種服務、業務和專案設立接待員與據點,需要許多人力,但透過統一他們,可以降低成本)、社群藝術、外國人日語學校、振興諮詢、新居問題等等。
但在大學端,並沒有特別與地方政府進行合作或成為智庫,鈴木雅之教授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啟動模式,他們也會朝向在公部門單位、公開社群活動中,透過將想法與想法、專案與專案結合,與公部門共同來創造新的方向。
▲鈴木雅之副教授訪談照片
拜訪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松尾恆一研究員
日本國立歷史博物館,於 1983 年 3 月開館。主體建築是綜合研究和展示日本歷史文化的歷史民俗博物館,佔地約1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3.8萬平方米,是一座大型歷史寺廟。以日本列島從史前、古代至今的歷史和民俗文化為主題,除了實物資料外,積極融入細緻的複製品和學術性的複原模型,讓大家輕鬆加深了解。 。
作為一個大學間研究機構,為大學學術研究的發展以及促進公眾教育活動(例如資料的發布)做出貢獻。博物館的職責是收集、保管、向公眾提供歷史資料、考古資料、民俗資料,以及進行歷史、考古、民俗等方面的調查研究。
(1)研究活動:以實證闡述日本歷史和文化為目標,系統性收集和整理歷史、考古和民俗資料,在相互協作和合作的同時推動相關領域的研究。全國其他機構,多個不同專業的研究人員根據共同的研究主題組織項目,開展聯合研究。
(2)訊息提供:系統整理歷史、考古、民俗資料,建立完善訊息網絡,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信息服務。
(3)公眾的教育活動推動:以日本歷史為背景,針對各個時代學術界感興趣的熱點問題進行專題研究,舉辦展覽,出版書籍、資料目錄、研究報告等。
(4)材料的修復、保存與復原:盡可能收集有關歷史、考古和民俗的實際材料,並製作必要材料的複製品和復製品等材料。此外,對資料的保存和管理進行研究,、保存、利用和管理,並對資料進行修復。
(5)研究生教育:高等研究大學(SOKENDAI)文化科學研究生院日本歷史研究系旨在培養具有高度創造力的研究人員。此外,根據大學等的要求,我們將與這些大學的研究生院教育和其他教育合作。
(6)國際交流:與國外有關日本歷史文化的機構簽訂交流協議,開展接受研究人員、提供研究信息等國際學術交流。
松尾恒一老師一直研究在近代民俗上,對媽祖的由來及發跡方式有著深入的研究,從歷史人物、種族研究到使用的船隻樣式與符號意義等,都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常常來台灣考察與研究,非常喜歡台灣對於民俗的保存方式。另外也說在長崎也有媽祖廟、張寶釵(香港)(鄭成功相關)、琉球外島的調查(與對外連結)、在研究上是否有政府挹注資源,還是只有館方所提供的內資源,都是此次訪問的重點。
老師回覆:早期政府資源很多或大廠贊助,但這些年越來越少,現在很多都自己出費用到橫濱九州偶有和大學或國外合作、透過反覆的拜訪深入連結、客家文化說明、沿海關聯性、有常關注台灣、台灣王船祭、澎湖蘭嶼船的造型。
▲松尾恒一老師訪談照片
(王淑宜老師及王志華老師 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