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智地小學堂111年 29 Dec 2022 斗六的歷史

29 Dec 2022 斗六的歷史

Huang Maru

一、雲林縣的由來
清光緒十二年新設雲林縣,翌年又擇定俗稱「雲林坪」的「林杞埔」為縣城所 在地,當時的知縣陳世烈則鼓勵該處地方居民籌募義捐,積極修築土垣,並廣為 種植莿竹,終於築成周圍約一千三百丈高達六尺之城;城樓建成之後,再於城外 建一旌義亭用以表揚當地仕紳居民之義行,亭內立有石標:「前山第一城」,因位 於雲林坪之上,故稱之為「雲林城」。 每年夏季橫亙縣城南北的濁水溪與清水溪二者時常氾濫成災,使得該地每 有交通斷絕之虞,故清光緒十九年知縣李佺乃將縣城遷移至較南方的斗六,並且 於斗六修築周圍約一千六百丈,高約五尺,厚達八尺之城牆,外圍亦密密種植莿 竹,並設置東南西北四門,城外更挖掘了深七尺、寬八尺的護城河重重防衛;但仍 沿用舊時名稱「雲林城」,自此之後,「雲林」便成為「斗六門」的代名詞。

圖一、雲林古城斗六門

二、史前時期的斗六:梅林遺址 梅林遺址出土的陶片豐富,為手製,以棕色夾砂陶、紅褐色粗砂陶、灰黑色 夾砂陶為主,火候較低,故陶器硬度不足,陶片鬆軟易碎,以罐、缽為主,在頸部 有突脊,器表大部分無紋,少部分有細繩紋,最特殊的是繩紋陶文化;臺灣繩紋陶 文化年代可能距今四千年前,主要分佈在西海岸一帶,東海岸也有,主要的遺址 有大坋坑、牛罵頭、鳳鼻頭、牛稠子等遺址,這一時代的人類已知以捕魚、農耕、 打獵維生,同時已會種水稻、旱稻、小米的種植;陶器以夾砂棕色、紅色、褐色陶 為主,火候較低,故硬度不足,最常見有罐、缽、低圈足小口大腹罐等器型,在頸 部有一突脊為臺灣繩紋陶文化的主要特徵之一。

     
圖二、梅林遺址研究資料
圖三、梅林地標

(臺灣雅石文史工作室 陳南榮老師提供)

     

圖四、梅林遺址-繩紋陶器
圖五、梅林遺址-陶蓋鈕

     

圖六、梅林遺址-石器
圖七、梅林遺址-紡紗輪

三、史前時期的斗六:糖漏溝遺址 糖漏是臺灣早期土法製糖的重要容器,形狀呈圓錐形漏斗狀,口大底尖,口 緣有闊邊,便於提取,最下方有一圓孔。全為橙色素燒泥質陶,不夾砂也不上釉, 以手拉胚成形。 臺灣文獻記載,荷人據台時大力推廣種蔗。2、清代「番俗圖考」中繪有製糖草 寮、器具、牛隻及人員等情景。3、資料顯示,蔦松文化遺址中出土不少糖漏,例如 麻豆的西寮遺址。其珍貴在於號稱農業首都的雲林縣斗六市番仔溝出土!雲林 縣斗六市番仔溝遺址是被列為雲林縣重要遺址。

     

圖八、斗六市糖漏窯遺址出土記錄
圖九、遺址出土的糖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