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冠廷 撰
一、六號步道發展概述與步道上的生態
六號步道昔日位於五個礐聚落上,現在為石橋山莊、樟湖商店旁的一條步道,自清朝時期樟湖地區已有開發的跡象,因應當時的交通與經濟需求,而開發道路及種植山坡地作物。當時的六號步道是最早通往樟湖山的一條道路,現今通往樟湖山的道路亦有四號步道及五號步道。在日治時期,日人為了要到樟湖山上砍伐樟木及採取樟腦油,而常行經於此,甚至為了搬運木材方便及省力,在步道上設置了木馬古道(現在已遺失看不到了)以五寸釘釘在枕木上,並且搭配牛油使得運輸木材時更為滑順。
現今在六號步道兩旁有著檳榔樹,為當時日人砍伐樟樹後,曾種植過一段時間的竹子,但因為後期檳榔經濟價值提升,而導致將竹子林砍伐後改為檳榔林,而現六號步道旁的檳榔樹較高已經無人採收,較多採收地以鄰近的華山地區為主。在訪談調查過程中,偶然得知原來檳榔樹的天敵是松鼠,當松鼠吃掉檳榔樹中菁仔的心後,就不會再長了,因此會看到居民在步道旁架設捕抓松鼠的器具,以防止檳榔的生長被破壞。
二、六號步道上曾盛行一段時間的造紙產業
在六號步道的中途休憩處有一造紙寮遺址,在這會看到有石輪、紙漿槽與筍寮。而六號步道上有五個礐聚落,此為當時造紙人們居住的聚落,當時五個礐聚落曾居住兩大戶,分別為「謝姓」及「廖姓」,謝姓先居於此地,後廖姓從竿蓁龍搬於此地,為較後來至此的居民。而造紙寮的發跡是從1931年開始的,全盛時期為1951年,大約沒落時期為1958年因為八七水災把石礐沖毀導致終止此產業。在造紙產業這塊本研究也有特別調研,造紙流程分為五個階段:採集與整理竹子、軟化竹子、取得竹纖維、開始造紙、後續整理與販售。
(1)採集與整理竹子:到山上採集兩種以上的竹材進行混合可讓紙漿結合得更好。並將砍下來的竹材捆成一捆扛下來至空地處理竹。
(2)軟化竹子:將剖好的竹子放置礐池中浸泡石灰,一層竹子一層石灰反覆堆疊,左右兩邊各放置六台尺以捆好的竹子,中間留兩台尺以便水流通。之後鋪上薑黃葉並壓上石頭,確保竹子沒有漂浮,並靜置三個月後洗竹換新的石灰再次浸泡。
(3)碾碎取得竹纖維:先竹子打撈起來清洗完成後以石輪輾壓竹材,利用黃牛牽動石輪,將竹材放置石輪下方,再將粗的竹纖維以人工踩壓的方式取得更細緻的竹纖維,以方便制作後續的紙張。
(4)開始造紙:將竹纖維放於紙漿槽中加入水,並以竹子攪拌讓紙漿與水均勻分佈,再以竹簾進行舀紙後放置放止區,放置一定數量後以龍眼木做成的木桶進行壓紙動作把水擠出來。
(5)後續整理與販售:將成堆的紙張切一角後把紙搓上來,讓紙張分離,這個動作稱之為「牽紙」。並把紙張張貼在石板製的烘焙灶上烘乾,之後將紙捲成顆以利後續販售。
圖1:六號步道入口處(本研究拍攝)
圖2:六號步道石階步道(本研究拍攝)
圖3:六號步道運送農產品的樣貌(本研究拍攝)
圖4:六號步道上的石輪(本研究拍攝)
圖5:造紙場域介紹(本研究繪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