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成員:楊育蘭/四建築四A、張毅/四建築四A、余菲/四建築二A、林莉娜/四建築二A、黃祖寧/四建築二A、鄭詠馨/四建築二A
AI協作:ChatGPT/Leonardo.ai
指導老師:
課程老師:廖妍婷 老師、行動導師:關有仁 老師
研究辦法與流程
1- 拜訪附近居民、店家和遊客:
進行訪談了解他們覺得對當地需改善的方面。
2- 進行現場勘查
了解行啟紀念館歷史 並走訪現場,並觀察周遭的居民生活型態,紀錄現場問題。
3- 彙整問題
將收集的資料整理,與組員討論提出問题,並向行動導師詢問資料,跟指導老師探討議題。
4- 找出間題的重要關健
透過互動式的活動增進民眾與地區性的對話,以此活化本場域,重新帶動當地特色經濟並吸引人潮也能夠讓當地居民產生在地認同感。
研究摘要
研究背景
「斗六籽公園」鄰近行啟紀念館,而行啟紀念館為是位於雲林縣斗六市的一座雲林縣文化資產,約建於1927年,而後發生火災,修復過後並閒置但行啟紀念館為斗六市區重要的文化場域,卻近年因進駐運營成效不彰,導致周遭場域無法帶動『社區連結』及吸引觀光潮流。
研究動機
透過採訪詢問居民,商家以及遊客,與我們實地勘查討論後結果,我們發現行啟紀念館周遭沒有主軸,也因周遭建築使用功能混亂,形成了沒有主體與目的的一個吸引人們到來的地方。
研究目標
我們研究目標在於改善現行啟紀念館與籽公園球場明明應該是對於民眾是一個非常好的社區綠地跟放鬆的地方,但因為曾經因運營不順而無法帶社區廣場的推廣,導致民眾沒有機會來到這裡,並體驗感受這樣的社區綠地。因此我們建立了一個結合在地文化的方案,讓在地民眾更有認同感,同時也能推廣更多在地文化,帶動經濟觀光的同時,結合寓教於樂的一個親民廣場與應屬於民眾的都市綠地。
研究範圍
行啓記念舘、種子公園、三三文創等。
前期資料收集/案例參考
參考了臺南的千畦種子博物館,館内保存了各式各樣的種子,管理員透過種子的介紹來讓參觀的人能夠瞭解種植的種類。
種子博物館可能會需要:
展示區:雲林的種植歷史以及地域優勢、農作物的生產過程、雲林各地域代表性的農作物。
親子米種植體驗:創建一個模擬的米田區域,讓大人和小朋友可以參與到米種植的體驗中,了解稻米的種植過程。
豐收節氣:豐收小劇場、表演
研究內容與成果
整體以「一粒種子萌芽生長」為開發理念,搭配周邊的寬敞綠地,打造出孩子的快樂天堂。所以本次改造計畫,希望以「籽公園」結合雲林當地的農產品特色、斗六當地稻米建造籽公園種子博物館進行運營。
訪談內容與紀錄
訪問對象-店家
臺米菜飯 -店員:
平日人流較少,假日會有遊客
行啟記念館-導覽人員:
平日店家無營業導致人流較少,但傍晚會有比較多人來散步
訪問對象-遊客:
一對情侶:
平日下午,處理事務恰好經過,不會在回訪
兩個友人:
平日下午,被建築文化吸引前來打卡,會回訪,喜歡特色建築
三位雲科校友:
平日下午,在附近處理公務,如有工作需要才會回訪
訪問對象-居民
散步阿北年齡60~70歲:
反對在開發或改造,覺得現在就很好了
遛狗阿北年齡 60~70歲:
不反對改造,希望維持原樣,但可以有一個主軸
實地勘查成果
發現此地在平日并無太多人流,假日相對熱鬧一些。大部分訪問的對象都是休閑散步的老人家或是帶小朋友來兒童游樂園的父母。經過訪問得到的都是認爲將籽公園作爲一個休憩散步的地方就好,無需做過多的改造。
活化籽公園目的
1.帶動經濟發展
2.活化周遭閒置場域的使用
3.給在地居民一個都市綠化的親民場域
4.讓民眾理解保存歷史建物與周邊場域的重要性
結合當地盛產農作物,寓教於樂的活動與歷史人文的概念,將種子公園改造成一個小型的種子博物舘,使其建築更有使用效益。此小型種子博物館主要展示為雲林的稻米,次展區則展示雲林各地域的代表性農作物。讓小朋友可以透過一系列的親子互動,體驗食農教育,認識雲林的農作物以及耕種農作物的辛苦,家長也可借此教育孩子愛惜食物的美德。
我們為什麼要做稻米?
因為籽公園的《籽》拆分可為《米》和《子》雲林是台灣的農業首都,稻米的產量豐盛,所以我們想讓在地親子更瞭解稻米,更瞭解雲林。
種子博物館是什麼?
我們的研究之後解決辦法的方案,介紹斗六在地的米讓民眾了解米的種
植過程跟米的歷史。
種子從哪來?
我們計畫向雲林各地農會購買具有代表性的稻米種籽。讓雲林各地人們一起合作,讓大家更瞭解雲林在地的故事。
AI算圖投票統整
透過稻米的型態去AI算圖,製做問卷讓民眾挑選喜歡的建築造型,透過互動式的活動去增進民眾與地區性的交流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