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五股開臺尊王 臺灣包公廟的走訪調查──兼談屏東小琉球迎王祭典

臺灣包公廟的走訪調查──兼談屏東小琉球迎王祭典

Huang Maru

 

演講人:黃永財(輔英科技大學共教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主持人:柯榮三(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所副教授)

時間:10月31日(日),10:10-12:00


 

本次五股開臺尊王主題場域之專題演講,由柯榮三副教授邀請輔英科技大學共教中心黃永財兼任助理教授,於漢學所在職專班臺灣民間文學專題課程上以〈臺灣包公廟的走訪調查──兼談屏東小琉球迎王祭典〉為講題,並且分享在田野訪查時須知的要領與建議。

黃永財老師首先簡單介紹關於歷史上的包拯,以及在俗文學中的《七俠五義》中包公「日斷陽,夜審陰」的形象等,其秉持公正、清廉、敢於直諫的作風,使得包公成為「箭垛型的人物」而被後人所敬仰,並被奉祀為人格神。臺灣於明鄭時期便開始有了包公信仰,而有建廟奉祀的沿革與文獻紀載始於清代,根據黃老師的調查,目前全臺共有三十二座主祀包公的寺廟,其中分布以雲林縣、南投縣各五座最多。黃老師強調在田野調查中,最重要的是去尋找該處的「特殊性」,並向大家分享許多自身訪查包公廟時,所發現的特色以及趣談,如在雲林縣四湖鄉的海清宮,其建築木結構規模是為全臺之冠,該廟也是全臺包公信仰中分靈最多的寺廟;全臺唯一最標準三殿式的包公廟為高雄大寮區的開封宮,並且廟方還有自身的信仰發展,將包公以「馬國公」為主神稱呼並祭祀之;位在斗南的玄興宮,在神龕下有一口三百年的古井,引出「龍喉神水」供人作為丹水飲用。除了這些在臺灣的調查,黃老師也曾實地走訪澳門的包公廟,以及與新加坡包公廟廟方進行交流之經驗,足見黃老師在包公信仰的研究領域中,具有深厚的知識底蘊。

另外,黃老師也分享了屏東三大迎王之一──小琉球迎王祭典(戊戌正科2018年)的田野調查過程與紀錄,從一開始祭典籌備中的組織、王船建造到王醮法會、請王、遶境與最後送王等的過程,皆為我們詳細的解說。柯妙棗同學也在心得表單上反饋:「第一次聽田野調查的報告能如此的深入和精彩,不難想像主講者的用心及工夫,資料蒐集詳備、考據反覆核實。小琉球的迎王祭典,如數家珍,典故、儀式、用語等,在在都體現出田野調查的功力,讓我們如臨其境,受益匪淺」。

 

 

推薦閱讀

Copyright © 2024 智能地域設計服務研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