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五股開臺尊王 民俗祠廟、傳說與地方創生經營

民俗祠廟、傳說與地方創生經營

Huang Maru

 

演講人:謝瑞隆(佛光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副教授兼中華傳統宗教研究中心主任)

主持人:柯榮三(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所副教授)

時間:10月17日(日),10:10-12:00


本次五股開臺尊王主題場域之專題演講,由柯榮三副教授搭配漢學所在職專班臺灣民間文學專題課程,邀請佛光大學宗教學研究所謝瑞隆副教授以〈民俗祠廟、傳說與地方創生經營〉為題,以自身的田野調查經驗,分享地方創生與民間信仰結合的作用與其意義。

謝瑞隆副教授強調,無論是社區營造或地方創生,最根本的核心就是社區中的「人」,首要喚起在地居民對於「愛護自己的土地」的意識,產生對於地方的認同感,才有辦法推動在地的永續發展;而透過發掘社區中的文化資產,是作為建構出愛鄉意識的基礎,其中宮廟就是整合有形文化資產及無形文化資產的具體展現,廟中除了有形的建築與其古物,還包含了無形的傳統工藝技術(木雕、剪黏、彩繪等)、表演藝術(藝陣、南北管等)、口述傳統(神明的靈驗故事、傳說等),以及衍生出來的各種重要民俗活動(媽祖繞境、鹽水蜂炮、中元普渡等),都是以廟作為最主要的載體,建構出居民多元參與的文化場域。

民俗祠廟為社區文化資產的百寶庫,不僅促進聚落的形成與地區的繁榮,其靈驗事蹟、習俗或傳說則可以安定社區民心,並因此強化在地的凝聚力,帶動居民自發性之組織動員力,進而創造出地方的經濟效益與發展,建構出人群網絡與文化資產的共生關係。

演講結束後,同學們也各自在心得表單上,分享聆聽的感想,例如林宜青同學表示:「跟著時代的進步,廟裡推出的不同於以往的活動也愈多,透過這些活動帶動周邊社區的經濟,甚至做公益,都讓人對寺廟的好感度提升。」吳芳郁同學說:「無論是北、中、南,臺灣每個地區都孕育著自己獨特的文化及成長背景,而發展地方經濟及維護傳統文化是不相悖的,若能善加結合,就能使這些珍貴的民間信仰及傳統民俗技藝流傳下去。」此次藉由謝瑞隆副教授的演講,提供我們許多的反思,獲益匪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