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團隊|蘇秀婷、徐沛慈、郭致維
研究摘要
臺灣觀光產業興盛,為了提供遊客而創立不少的觀光活動,不論是基於傳統的文化活動,或是追求娛樂價值而疏忽文化真實性問題,且競相削價競爭的掠奪式觀光。在政府積極推動與在地居民自主意識之下,越來越多的社區,開始重視周邊的自然環境的教育,藉此讓居民與遊客達到休閒旅遊之體驗需求,和獲得自然環境教育的知識。本研究以古坑鄉樟湖社區調查場域,並融入課程倡導自然環境教育外,融入大學教育、設計教育。研究透過參與觀察、深入訪談法及文獻分析等方式。有以下研究結果:1). 徐蘭坊脆梅/紫蘇梅的包裝設計 與 形塑在地農特產品的品 牌 ;2).本研究繪製黃頭鷺教材卡,可作為社區和遊客互動和國中小的課程教材;3).融入「造形與構成設計」的設計理論知識即點線面的平面構成讓同學產出有趣作品。
研究方法與流程
本計畫在研究方法與分析上,主要有以下:
(1)文獻理論與分析;(2)深度訪談法;(3)參與式觀察法;(4)設計創作與應用,是以質性的方式進行深度調查分析並設計作品。
研究內容
樟湖社區位在雲林縣古坑鄉,風光秀麗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包含步道、貝殼化石、藍染工藝、傳統造紙、茶葉和咖啡等,以及符合低碳環境教育的生態旅遊體驗,故如何善加利用挖掘出樟湖社區的農村風情,並依此作為自然環境教育的內容,是社區居民近幾年來的目標與發展方向。
「徐蘭坊脆梅/紫蘇梅」的包裝設計與形塑在地農特產品的品牌,也因為遊客和親朋好友極度喜歡,而有嘉義市王瑩田贈送給其脆梅的詩詞,為「樟湖脆梅名店;樟村特產名聲揚。湖山店家請君嚐;脆巧手工精心製;梅味可口垂涎香。」。脆梅與紫蘇梅的設計挑選綠色、紫色,即讓消費者容易辨識,並有較為鮮豔的顏色,可增加食慾。設計過程,並也挑選一般電商平台可購得的包裝材料,讓居民可在可支持的費用下進行設計,並以貼紙、印章呈現。
黃頭鷺圖卡教材設計,正面為圖片,後面為與正面相關之教育知識。例如「外型特徵」為正面加上黃頭鷺造型圖片,背面則為「成鳥身長約 50 公分,雌雄同色。嘴喙呈現黃或橘黃色;眼睛虹膜黃色;腳、趾為黑或黑褐色。幼鳥、亞成鳥全身雪白,無飾羽,部分個體頭部飾羽略帶淡黃色,腳呈黑色。」可清楚讓遊客和課程中師生互動與對答。
融入「造形與構成設計」的點線面平面構成的設計理論與知識,讓大學大一選修課程的學生,可前往樟湖社區進行踏查、訪談後,最終以樟湖特色設計出相關產品與服務,修課人數近 40 人,挑選出 3 件作品。第一件基於樟湖國小的教學理念,讓孩子親近自然與土地的珍惜,以茶葉、茶田、山林與山脈為元素,利用規律的美學線條與律動感,設計出樟湖的紀念品或周邊商品。
第二件是湖樟湖生態國中小學為主,設計開放日主視覺及周邊設計。主要是可量課程有不同的主題性,例如好奇、樂情、專注力等,故用幾何元素進行設計,整體則象徵一個充滿科學邏輯性的望遠鏡造型。第三件是黃頭鷺會再樟湖棲息飲水,故鏈結水壺,以線的構成、點的構成,再運用反覆手法增加畫面趣味性。
研究結果/成果
研究結果:
1). 黃頭鷺遷徙季節是社區居民的家戶活動,且推動自然環境教育也在樟湖國中小也有課程納入;2). 對於黃頭鷺與自然環境教育的教材設計樟湖社區較少,本研究繪製黃頭鷺教材卡,可作為社區和遊客互動和國中小的課程教材;3). 本研究讓專業的設計理論知識即點線面的平面構成理論融入課程,並分析社區發展黃頭鷺的自然環境教育現況與挑戰,樟湖社區的自然環境,包含山川河流等,以創設系大一選修課程「造形與構成設計」為核心,透過點線面的理論與教學,讓同學產出實作的樟湖社區有關的黃頭鷺、茶葉、咖啡、化石區、建築等,與自然環境相關之內容,呈現出有趣的作品,並需要撰寫出樟湖所運用元素、設計理念等,使作品完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