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智地小學堂113年 《斗六東市場,是我記錄地方記憶的起點》

《斗六東市場,是我記錄地方記憶的起點》

Huang Maru
斗六東市場

我出生在台北,對市場的記憶來自童年和阿嬤一起去菜市場買菜的日子。那時候的她總是一邊挑菜、一邊和攤販閒聊,而我就在旁邊等她有時候會被塞一根小黃瓜,或是一塊還帶著餘溫的魚餅當點心。那時候只覺得市場有點吵鬧但又熱熱鬧鬧、很有人情味。直到長大後我才明白,那些喧鬧的聲音裡其實藏著人們生活最真實的模樣。

後來我到雲林讀書也因為影像創作的緣故,開始關注地方場域與記憶之間的關係。剛好那段時間,聽說斗六的東市場要被拆了這個消息讓我很震驚。對在地人來說,那不是一個普通的市場,更像是生活的起點,也是家的一部分。攤販們、老顧客們,每天的日子,幾乎都是圍繞著這裡展開的。我心裡浮現了一個念頭,或許可以用影像為它留下一些痕跡。

其實東市場有很深的歷史,它是日治時期全台第一座「示範市場」,當初設計是要做出一個通風又衛生的現代市場範本。它的存在不只是地方日常的一部分,也見證了一段城市發展的歷史。不過隨著921地震的損毀、建物老舊、租約到期等各種原因,整個市場區域後來逐步被拆除。

斗六東市場,它是日治時期全台第一座「示範市場」
斗六東市場,它是日治時期全台第一座「示範市場」

也是在那時我第一次真正走進這座市場,剛開始覺得有點陌生越拍越發現,這裡的氛圍,竟和我童年記憶中的市場有著相似的溫度。

我帶著相機一邊拍照一邊觀察,也一邊和攤販聊天。他們大多很健談也很願意分享自己的故事。有人告訴我:這個攤位是從我阿公那一代傳下來的;也有人說:我從小就在這裡玩長大的。這些話聽起來很熟悉,也讓我想起阿嬤拉著我穿梭在市場間的畫面,那種對地方的感情其實是一樣的。

就在這時我心中冒出一個問題:「如果這個市場真的拆了,這些回憶會不會也一起消失?」於是我開始思考著可以為這個地方,留下些什麼?

我拍下攤販收攤的身影、他們在小小的空間裡整理物品的模樣,甚至是他們在空檔發呆時的表情。每一張看似平凡的照片,在「即將要離開」的背景下都變得格外重要。這段拍攝過程,對我來說,創作從來不只是完成一件作品。更像是一趟旅程,帶著好奇心走進一個地方,慢慢認識人感受他們與這片土地之間微妙的連結。一開始我以為自己只是個拿著相機的旁觀者,但隨著一步步靠近,我慢慢意識到自己也承擔了一份責任,如果不把眼前的景象記錄下來,也許有一天這些故事就真的會消失。

斗六東市場攤販即將要收攤的身影
斗六東市場攤販即將要收攤的身影
斗六東市場攤販即將要離開的背景
斗六東市場攤販即將要離開的背景

東市場成為我第一次以影像記錄地方記憶的起點。在這裡,我慢慢明白,「地方」不一定是我們出生長大的家鄉,也不必和血緣有所連結,只要你願意走進去,感受它、理解它就能成為你生命的一部分。我也在這個過程中,更靠近了那段和阿嬤在市場裡的童年回憶。

雖然東市場已經拆除了。但對我來說它並沒有真正消失,而是透過紀實攝影接觸地方記憶的起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