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五股開臺尊王 五股開臺尊王過爐民俗之場域背景

五股開臺尊王過爐民俗之場域背景

Huang Maru

「五股開臺尊王過爐」為雲嘉地區五房村落(長房:廣溝厝、三條崙、箔仔寮、次房:土庫下湳、後溝、三房:石龜溪、南靖厝、連芳、四房:下田尾、三塊厝、潭肚寮、五房:大有)所共同奉祀的國姓公信仰活動。原是由鄭氏宗族於雲林縣四湖鄉竹達寮輪流供奉。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農曆六月初七日,四湖、口湖沿海一帶發生海嘯災難,造成竹達寮聚落散莊,僅剩二、三戶。鄭氏宗族先遷到新莊、再移居廣溝厝。後經宗族共同討論,決定放棄捕魚改從事農耕。因而宗族成員逐漸移居內陸:大房多數留居廣溝厝,部分移居三條崙;次房遷居虎尾鎮延平里下湳仔與大埤鄉豐田村後溝仔;三房遷居斗南鎮的石龜、石溪及靖興三里;四房遷到大埤鄉聯美村頂田尾、下田尾、廓仔和興安村三塊厝,與嘉義縣溪口鄉游西村潭肚寮;五房先遷至洪厝寮,再移居崙背鄉大有村。上述參與輪祀的村落,隨著年代更迭有部分異動。五房股分居時議定由五房輪流迎請鎮宅奉祀「老祖公」,並因小過年(正月十五日)之後送神較妥適,訂定每年農曆正月十六日為國姓公過股日。

清光緒29年(西元1903年),五房崙背鄉大有村保正蔡義及庄民,向國姓公(開臺尊王)聖駕懇求歸由全庄迎請敬拜得准,國姓公的過股與祭祀不再為鄭氏家族所專有。民國36年(西元1947年)五房大有股丁文生號召辦理第一次五股開臺尊王過爐籌備會,通過五股共同遵守的規定,確立開臺尊王為五股各聚落民眾的共同神明,過爐活動為五股各聚落地方的共同事務。民國105年(2016年) 12月16日「五股開臺尊王過爐」經雲林縣政府公告為縣定民俗。其登錄理由如下:

1.  傳統性:國姓公過爐民俗活動歷史悠久,維續五股輪值之特色,保存爐主主導各股配合之精神。

2.  地方性:雲嘉地區五股12庄積極參與,過爐形式與其他地區不同,成為在地特色,其中「分旗腳」、「貼封條蓋私章」是地方特有。

3.  歷史性:國姓公信仰與台灣歷史密不可分,見證漢人拓墾、發展、擴張之過程,五股開臺尊王過爐顯現雲嘉地區之歷史文化。

4.  文化性:藉由共同信仰凝聚鄭氏家族向心力,並擴展為庄頭聯誼與地方重要民俗信仰儀式,是雲嘉地區極具影響力之民俗活動。

5.  典範性:規模盛大,保存「點交熔金」、「急難救助」、「自組陣頭」、「四股吃一股」等傳統,彰顯族群倫理。

註:雲嘉五股十三庄地圖由鄭潁丞、黃沛瑜、賢佩俐、任書宜共同繪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