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智地小學堂112年 風雨球場事件

風雨球場事件

Huang Maru
斗六風雨籃球場:常民生活需求與百年城區景觀維護的兩難(我們的島):https://e-info.org.tw/node/227820)

雲林縣政府和斗六市公所共同於2020年4月間,透過爭取體育署的營造優質友善運動設施計畫,規劃籽公園籃球場風雨球場興建工程計畫,並經審查後獲中央政府的體育署補助1360萬元。經雲林縣政府評估設計經費不足時,由雲縣府自籌640萬元,加上斗六市公出資500萬元,將各級政府經費綜合後,為行啟紀念館後方的空間進行改建。

斗六在地的文化資產團體則針對這個問題有眾多發聲,主要的反對意見在於風雨球場預定地位於斗六重要古蹟行啟紀念館的後方,附近也有不少的高齡住戶。因此風雨球場若興建後,會破壞當地的舊城氛圍,傳統景觀的天際線,以及附近住戶的居住安寧和品質。有鑑於此,在地的文資團體和住戶也進營串聯,希望能夠雙向溝通,尋求解決之道。

斗六市政府則認為在地文資團體,可能忽視相關單位專家學者的詳細整體規劃,在透過經費的重新整建後,市政府認為風雨球場將會是座可融合現代和傳統的建築運動場,並且應該能夠有效吸引年輕人在這個運動空間活動,並呼應了現任縣長想將雲林打造為運動城市的夢想。

雲林縣長張麗善認為斗六行啟記念館有其歷史意義,紀念館旁的籽公園當初規畫興建時已有配合行啟記念館有整體景觀規劃設計。因此,此次籽公園旁籃球場改建為風雨球場,應能配合周邊整體景觀設計,並不會對當地造成景觀重大的傷害。

隨後在縣政府的強力執行下,風雨球場開始進行施工與整建,但施工單位2021年進行場地開挖豎立柱子時,途中發現六具年代久遠的人類骨骸,可能當地空間與社口遺址有關,故邀集考古學者開挖會勘,影響完工日程。風雨球場位於籽公園籃球場,面積約有兩分地,過去民間即盛傳原本的空間是刑場或焚場,因此施作風雨球場時,開挖九個洞準備豎立鋼柱卻挖掘出歷史久遠的人骨,引發在地一陣驚惶。當年度中元節期間,斗六公所請神坐壇,以科儀隆重超度後重新進行破土儀式,縣長張麗善亦親自到場祭拜。原本的籃球場約五、六年前所蓋,當時並未發現骨骸。

目前,風雨球場已取得使用執照並啟用。風雨球場的事件,象徵著城市的變化與在地居民之間的磨合,以及每一個城市重大工程,都應該要和在地的社會文化有所聯繫,而非斷然的進行城市景觀建設。

6具無主骨骸出土 斗六風雨籃球場基地全面開挖清理(中時電子報: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814003024-260402?chdtv)
6具無主骨骸出土 斗六風雨籃球場基地全面開挖清理(中時電子報: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814003024-260402?chdtv)
普度風雨籃球場6具無主骨骸 雲林縣府辦大型法會(中時電子報: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913004707-260402?chdtv)
普度風雨籃球場6具無主骨骸 雲林縣府辦大型法會(中時電子報: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913004707-260402?chdtv)
斗六籽公園風雨籃球場年輕人赴議會陳情搶救(亞太新聞網:https://www.atanews.net/?news=70786)
斗六籽公園風雨籃球場年輕人赴議會陳情搶救(亞太新聞網:https://www.atanews.net/?news=70786)
延宕1年 斗六籽公園風雨籃球場可望4月啟用(自由時報: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248717)
延宕1年 斗六籽公園風雨籃球場可望4月啟用(自由時報: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248717)

推薦閱讀

Copyright © 2024 智能地域設計服務研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