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智地小學堂112年 雲林溪加蓋與掀蓋

雲林溪加蓋與掀蓋

Huang Maru
戀戀雲林溪 川越斗六門(戀戀雲林溪:https://www.yunlinriver.com/%E8%AA%8D%E8%AD%98%E6%88%80%E6%88%80%E9%9B%B2%E6%9E%97%E6%BA%AA.html)

戀戀雲林溪 川越斗六門(戀戀雲林溪:https://www.yunlinriver.com/%E8%AA%8D%E8%AD%98%E6%88%80%E6%88%80%E9%9B%B2%E6%9E%97%E6%BA%AA.html

雲林縣斗六市的雲林溪古稱斗六溪,在日本統治臺灣時,溪水的起源應該為尖山坑溪分流,由於此段的溪水漸少形成乾谷,斷流後形成今日所見的,普遍認為的小坑仔溪。由於雲林溪曾經有遷異現象,因此起源可能存在爭議,又尖山坑溪與小坑仔溪都經由荷苞山,因此目前形容雲林溪的起源,多數就以荷苞山為起點,而部分則稱起源自目前所見的小坑仔溪。儘管雲林溪的起源區塊與加蓋和開蓋看來關係不大,但整條溪流是連動的。

目前我們所稱的「雲林溪加蓋」或「雲林溪開蓋」,實際也確實並非整條雲林溪,而是流經斗六市的其中一個重要區塊,也就是當中流經斗六市約850公尺的河道。雲林溪曾在1991年為了停車便利加蓋設立停車場,2017年12月開始為了恢復溪流原貌進行開蓋工程。

穿越斗六市區雲林溪,於108年雲林縣政府和中央環保署斥資11.65億元,運用截流工法開始掀蓋整治美化工程,全長約三公里的河流分為三段同步施工。雲林溪的開蓋也催生了在地社會運動非營利組織「雲林溪文化聚落聯盟」,由民間自發性的幾個非營利組織共同組成聯盟,為雲林溪的整治、規劃與文化保存等發聲。

雲林溪文化聚落聯盟公民論壇表

名稱時間地點
場次1「與雲林溪有約!」河川治理工程與文化景觀規劃之公民論壇!2018/1/12 (五) 14:00-17:00雲林縣斗六市籽公園
場次2「與雲林溪有約!」河川治理工程與文化景觀規劃之公民論壇 PART.2!2018/2/9 (五) 14:00-17:00斗六國有財產局會議室
場次3「與雲林溪有約!」河川治理工程與文化景觀規劃之公民論壇 PART.3!2018/4/28 (六) 14:00-17:00斗六兒童仔公園草地
場次4「與雲林溪有約!」河川治理工程與文化景觀規劃之公民論壇 PART.3!2018/6/22(五) 19:00-21:00府前街與太平街交接路口
*本表為本文整理。內容轉引自「雲林溪文化聚落聯盟」官方網頁: 「與雲林溪有約!」河川治理工程與文化景觀規劃之公民論壇
雲林溪(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https://data.yunlin-memory.cool/taxonomy/term/1916)
雲林溪(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https://data.yunlin-memory.cool/taxonomy/term/1916)
中央地方同心協力,雲林溪水清將再現(環境部:https://enews.moenv.gov.tw/Page/3B3C62C78849F32F/7edd4865-3b00-4d68-ac73-2c2ba0a2dc56)
中央地方同心協力,雲林溪水清將再現(環境部:https://enews.moenv.gov.tw/Page/3B3C62C78849F32F/7edd4865-3b00-4d68-ac73-2c2ba0a2dc56)
雲林溪加蓋工程(國家文化記憶庫: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335260&IndexCode=Culture_Place)
雲林溪加蓋工程(國家文化記憶庫: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335260&IndexCode=Culture_Place)
雲林溪文化聚落聯盟(雲林溪文化聚落聯盟:https://www.facebook.com/p/%E9%9B%B2%E6%9E%97%E6%BA%AA%E6%96%87%E5%8C%96%E8%81%9A%E8%90%BD%E8%81%AF%E7%9B%9F-100067220707427/?paipv=0&eav=AfYOnI8WpLDYJGszEETi5UtjzD4nmfpyWN4IJHy0_z9NChjbSXIa7TOPF6Ts1sXvtRI&_rdr)
雲林溪文化聚落聯盟(雲林溪文化聚落聯盟:https://www.facebook.com/p/%E9%9B%B2%E6%9E%97%E6%BA%AA%E6%96%87%E5%8C%96%E8%81%9A%E8%90%BD%E8%81%AF%E7%9B%9F-100067220707427/?paipv=0&eav=AfYOnI8WpLDYJGszEETi5UtjzD4nmfpyWN4IJHy0_z9NChjbSXIa7TOPF6Ts1sXvtRI&_rdr)

推薦閱讀

Copyright © 2024 智能地域設計服務研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