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媽祖間,街尾觀音亭,街中央是土地公間
街頭媽祖宮,街尾觀音亭,番社新媽祖宮
清康熙 56 年(1717)《諸羅縣志 》已有「斗六門庄」、「斗六門街」等記載,可見至少在康熙晚期漢人已入墾斗六地區並有一定的開發程度。乾隆26年(1761)設斗六門巡檢,乾隆53年(1788)改為斗六門縣丞。斗六門街有西螺、塗庫、他里霧、林圯埔環其四隅,向為雲林扼要之區。
歷史紀錄
光緒13年(1887)增設雲林縣,建署於沙連堡之林圮埔(今南投縣竹山鎮),後因林圯埔位置偏遠,光緒19年(1893)巡撫部院邵題請移治斗六,《雲林縣采訪冊》載:「縣城建於斗六街,周圍一千一百六十丈,土牆高五尺,寬八尺,濠深七尺,廣八尺,種竹為城,分東西南北四門。」。根據張增盈實查
的結果,東門約在今斗六市永安路與中華路交界以東;西門則在西平路與北平路交岔口附近;北門在受天官以北,鎮北路與北平路交岔口;南門則在今斗六郵政總局前。雲林縣城大抵以斗六街為範圍,再納入東側的東和街(俗名番社)等空間。根據《雲林縣采訪冊》所載,斗六舊城區周遭的民俗祠廟主要有:
受天宮(縣城北)與新興宮(縣城東門)天上聖母廟、永福寺觀音廟(縣城南),福德廟(縣城中大街)、龍門書院文祠(縣城北)、城隍廟(縣城東)、將軍廟(在都司署內)、代天宮池王爺廟(縣城南)、廣福宮陳聖王廟(縣城西南)、三山國王廟(縣城南)、昭忠祠(縣城西南)以及南門外的溫王爺廟與厲壇大眾廟。
再見〈騷匪時代の斗六街畧圖〉、1906年〈斗六廳斗六街貸座敷指定地ノ件〉所標示的四處祠廟,可以發現斗六市街呈現出「街頭媽祖宮、街中土地公間、街尾觀音亭」串聯而成的東北- 西 南長型之街廓,東側尚有番社新興宮媽祖廟,由之可以略見受天宮、新興宮、永福寺、福德廟作為斗六舊城區的信仰重心之面向。
撰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台灣寺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謝瑞隆
尋找斗六舊城區-遺忘的民俗祠廟之史蹟
《雲林縣采訪冊》載:
文祠:
號龍門書院,在縣城北,前後兩進,南向。東與受天宮比附;西一護廊。前進祀朱子文公、梓潼帝君、關聖帝君;後進祀制字倉先聖人;西廊祀福德正神,附祀陳邑主文起、張邑紳鳳祥祿位。祠中出息年收租谷二百餘石,園稅銀一百餘元,以為春秋每歲祭祀早晚香燈、並幫貼生童考費、秋冬會課等用。值首,逐年秋祭日於神前筶取承辦。
陳聖王廟:
號廣福宮,在縣城西南。前漳邑士民公建,同治年間戴逆倡亂折毀,至光緒十九年,紳士陳一昌等倡捐重建 。
三山國王廟
在縣城南,前粵籍九莊公建;後屢重修,今損壞。
城隍廟
在縣城東。光緒十九年縣治移駐斗六,暫蓋竹屋供奉神像。
將軍廟
在都司署內,前後兩楹。前祀二十四將軍,後祀林總鎮。光緒年間,都司凌定國修。
昭忠祠
在縣城西南,前後兩楹,南向。東西兩廊奉旨特建,祀張丙案內殉難官員人等(事略附後)。光緒十四年,斗六鹽館委員馮大鏞監修,充荖葉稅春秋祭祀,供奉香燈及損壞修理之用;近年斗六鹽館兼辦開費外,由委員解存道庫。前楹祀贈知府銜方公振聲、贈遊擊銜馬公步衢、贈都司銜陳公玉威,配祀幕友六品職銜沈志勇、七品職銜沈聯輝、員弁原任外委許國寶、林登超、蔡大貴、署外委額外朱萬年、陳騰輝。 後楹祀贈淑人方夫人張氏、贈恭人陳夫人唐氏,配祀方姑。東廊末座以家人賴壽、姜升、曾福、邱升從祀。西廊末座以殉難兵丁等從祀。
撰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台灣寺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謝瑞隆
斗六街頭媽祖間 受天宮
廟宇介紹
歷史沿革
受天宮創建傳言自明末清初,廟方有明天啟4年(1624)或清康熙12年(1673)等說法,並於乾隆元年(1736)由皇帝御賜重修受天宮,並列入官祀。《臺南州祠廟名鑑》則載受天宮創立於清乾隆末年,其後道光28年(1673)修繕。《雲林縣采訪冊》載:「天上聖母廟:一號受天宮,在縣城北,前後兩楹。前祀聖母;後祀佛祖,附祀姚公 鴻 祿 位。道光二十八年,沈 長盛倡捐 監修 」。日治期間明治39年(1906)台灣發生梅山大地震,受天宮廟宇受損,地方仕紳吳貫世、吳盛金招募捐資三千元重修,並於明治45年(1912)改建。
受天宮初始位置在斗六街北端,即今斗六市中心現圓環斗六水利會址,再往北行即斗六舊城區北門,與大街福德祠、斗六街南端觀音亭鏈成一線,地方俗諺「街頭媽祖間,街尾觀音亭,街中央是土地公間」,斗六街南北端點恰由觀音廟、媽祖廟據守庇護。往昔受天宮堪稱斗六地區首屈一指的地方大廟,地方崇仰媽祖熱烈,《雲林縣采訪冊》載:「二月二日,商賈各備牲醴祀福神,曰做牙;農家尤重,取古春祈之義。每歲於是月,斗六街眾迎南北港天上聖母,供奉受天宮,焚香者不絕於道;十餘日,乃迎神赴別堡。」。
日治後期,日人實施皇民化政策,約莫1938受天宮遭遇廢廟,信徒急議將多尊媽祖藏匿各地。二次世界大戰後,1965年斗六街信眾招募成立聖母會,1973年天上聖母降鸞指示復宮,幸賴葉碧東先生發願捐獻莊敬路廟址,開啟重建斗六受天宮大業,歷經二十餘年,完成雄偉巍峨之聖殿。
撰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台灣寺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謝瑞隆
東和街番社媽祖廟 新興宮
廟宇介紹
歷史沿革
新興宮創建據傳於清嘉慶年間,有位孩童在附近溪流拾獲一尊神像,便於現今宮址處,以泥塑一小廟稱名為「新興宮」,將神像供奉於此。因靈蹟顯赫香火日盛,傳云有一福建善信夢境顯化新興宮主神為神農大帝,夢境詳實逼真,有感神威靈昭,不遠千里渡臺捐獻石柱一對,《臺南州祠廟名鑑》中亦有提到嘉慶年間新興宮建立後香火日益鼎盛,有一中國人因新興宮靈顯感昭而寄託石柱一對,此事也讓本地信眾更加凝聚,將原有小祠改築重修。
後緣逢高僧自湄洲祖廟迎請天上聖母(四媽)入宮奉祀,便開始尊祀媽祖,當時信仰興旺,多次重修。據清倪贊元《雲林採訪冊》記載:「道光二十八年,沈長盛倡捐監修一號新興宮在縣城東門,咸豐年間士民捐資重修。」,在《臺南州祠廟名鑑》亦載明治四十四年(1911)由吳貫世、吳盛金等人發起重修,經善信鳩資募得七百八十元作為修繕費用。
日治後期,政府推行皇民化政策寺廟整理運動,斗六眾多廟寺遭遇毀壞,新興宮因設有學堂,為一文教授習之處,經地方仕紳多方陳情,暫得以倖免於難,所幸在1941年後臺灣總督府迫於民怨壓力,終止寺廟整理運動。自此新興宮媽祖信眾與日俱增,信仰廣為流傳,並在七十餘年期間數次修繕增建,新興宮在二百多年的香火綿延中傳承﹐矗立在人聲鼎沸之市集中,庇護爐下芸芸眾生。
撰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研究生 廖炫欽
斗六街中央土地公間 福德宮
廟宇介紹
歷史沿革
斗六福德宮創於清康熙年間,位於斗六門縣城中大街,《雲林縣採訪冊》載由全斗六堡公建。當時斗六門內尚未創建其他寺廟,唯獨奉祀福德正神,取名「福德祠」。明治44年(1911)由斗六仕紳吳貫世、吳盛全等發起募款重建。
日治後期推行皇民化運動,該廟雖然並未被毀,不過信仰相對昔日冷落曾荒廢一時,至光復後信仰逐漸恢復,始有重建之議。民國37年(1948)街眾集資重修福德祠,並「福德宮」。民國52年(1963)成立管理委員會,並制定組織章程。民國61年(1972)第二屆管理委員會考量信眾日增,廟地不敷使用,於同年三月推動興建拜亭。民國64年(1975)再由第四屆管理委員會商議再擴建拜亭,並於翌年完工而成今日廟貌。
撰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研究生 林承賢
斗六街尾觀音亭 永福寺
廟宇介紹
歷史沿革
撰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應用研究所研究生 魏永安永福寺位處斗六街南端,現今鄰近雲林郵局及雲林溪,地方俗諺:「街頭媽祖間,街尾觀音亭」中觀音亭所指即是永福寺。永福寺創建可追朔清代乾隆年間,當時斗六地區因流行疾癘而許多人因而喪命。地方的善心人士祈求家中所供俸之觀音菩薩,如能平息此次疾癘所帶來之災害則為其建立道場,永福寺也因此而建立。道光28年(1848)寺廟重新修繕,《雲林縣採訪冊》載:「觀音廟:一號「永福寺」,在縣城南,道光二十八年業戶陳玉芝倡捐監修」。光緒6年(1880)由地方百姓集資再度重建。光緒32年(1906)斗六發生大地震,由吳貫世、吳盛金等人捐款重修。光復後自民國59年(1970)起開始修葺,經歷十餘年的修建而終告完成。民國106年(2017)白雲千佛殿因祝融而毀壞,經歷約三年之修葺而成今日之貌。
撰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應用研究所研究生 魏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