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智地小學堂113年 《在等待中,看見真正的東市場》

《在等待中,看見真正的東市場》

Huang Maru
斗六東市場攤商阿姨

在真正走進東市場之前,我其實花了不少時間在看資料。那時候還不知道會拍什麼,也不確定該怎麼拍,但我知道如果真的想了解一個地方,光是看資料是不夠的,站在外面看也不夠,你得親自走進去,而且不是走進去就能馬上融入的那種。

剛開始到市場的時候,我沒有急著詢問任何人,也沒有馬上拍照。反而是找個不顯眼的角落坐下來,什麼都不做就只是觀察。看人來人往聽他們說話,感受這個地方怎麼動、怎麼呼吸。說不上來為什麼,就是覺得要讓一個地方願意把它真正的樣子給你看,你得先學會安靜地待在那裡與它共處。

後來才知道,這樣的方式好像有個正式的名字叫做非參與式觀察。但對我來說,那時候根本沒想這麼多,只是憑感覺在面對這個地方,也沒辦法用問的用快的方式了解。你越急著靠近,反而會讓人不自在,待久了氣息對了他們自然會讓你靠近。

市場裡的攤販大多是年紀比較大的,他們很多人一輩子都在這裡做生意,經歷太多來來去去。對於有人拿相機來做報告、問問題這件事,他們早就很習慣了感覺也有點疲乏。所以我第一次拿相機出現在市場時,就被一位阿姨問:你又是來寫報告的喔?我笑著回她:沒有啦,只是想拍看看這個地方。

後來我真的就是這樣,每天過來看看有時早上、有時中午、有時下午,不固定時間,也不做什麼特別的事,就是走走看看不跟人刻意聊天,也不拍什麼特別的畫面。只是想讓自己慢慢變成這個市場裡的一部分。

斗六東市場維修工作人員
斗六東市場維修工作人員

一開始大家還是會看我,但慢慢地,他們開始習慣我的存在。有一次,一位正在剝高麗菜的阿伯注意到我,抬頭問我:「你每天都來,是學校老師要求的嗎?」要不要吃點滷味?那一刻我突然覺得自己好像真的被接納了。

斗六東市場剝高麗菜的阿伯
斗六東市場剝高麗菜的阿伯

這樣的觀察方式,其實也讓我看到了很多以前從沒注意過的細節。當你不再急著拍、不再試圖問些什麼的時候,反而能感受到空氣裡的變化。會開始看見,哪一攤早上九點前一定會借冰塊、哪一攤十一點準時收攤;哪個客人來了會和老闆多聊幾句、哪個角落總是有人在空檔時坐下來發呆。這些都是要等到妳願意與它們共處,它們才會慢慢顯現出來。

這些經驗也讓我重新思考拍照這件事。我不再只是想拍下熱鬧的場景或特殊的畫面,而是想試著理解,為什麼他們會這樣行動?這個空間為什麼會長這樣?這些習慣是怎麼形成的?

斗六東市場米糕
斗六東市場米糕

我開始記錄的不只是畫面,還有時間、聲音、氣味,甚至是我自己的感覺。這些不是拍得下來的東西,但卻讓我慢慢更靠近這個地方。

時間越久,我越能感受到這個市場背後的那股生命力。它不是熱鬧的聲音或攤位的數量,而是人跟空間之間,長時間相處後自然產生的一種默契。這些攤販怎麼擺攤、怎麼休息、怎麼聊天、怎麼互相幫忙,這些都是生活本身,也是這個地方的節奏。

斗六東市場拆遷前一角
斗六東市場拆遷前一角

在市場即將拆除前,我拍了很多畫面。有些是建築物的狀態、有些是攤販安靜坐著的背影,也有些是空無一人的走道,看起來什麼都沒有,卻有一種特別的寧靜在裡面,像是默默的在倒數最後的時間。那些照片沒有什麼戲劇性,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事件。但它們記錄了我花很多時間、用很多心,才慢慢看到的畫面。對我來說,那不是只是影像而已,而是我對這個地方的一種理解和尊重。

斗六東市場東市羊肉
斗六東市場東市羊肉

相關文章